鱼钩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鱼钩厂家
热门搜索:
行业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

第八节德公迁雍以伏记暑开嬴秦创霸之基-【新闻】

发布时间:2021-04-05 22:46:33 阅读: 来源:鱼钩厂家

秦武公死了之后,按理应传位于儿子白,但不知何故,白却不得继承其父的国君之位,继承国君之位的却是武公的弟弟德公。如果联系秦人“择勇者而立之”以 及“兄终弟及”的君位继承制,那么,我们可以设想,大概是秦武公的儿子白不够孔武,不能担当起率领秦人开拓疆土的重任吧!

不过,虽然这时秦国已经开始实行县制,但是用“裂土”而居的办法来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方法还没有完全废除,所以,按照先祖成例,秦德公就把新都选定在“雍”(yōn)这个地方,让白继续居住在平阳。

秦德公在位时间不长,只有短短的两年,但他却做了几件很了不起的事,给秦的历史和中国历史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。

前面讲过,秦德公登上君位不久,就把都城定于雍。“雍”即现在陕西省的凤翔县,其地理位置处于关中平原西部。从秦德公元年(前677)到秦献公二年(前 383),雍城作为秦国的都城长达294年,历经19个国君。在这漫长的近300年的岁月里,秦国一代又一代的国君以雍城为中心,殚精竭虑, 呕心沥血,巩 固奴隶制政权,为向封建制过渡做好了充分的准备。可以说,秦的兴起是从定都雍城开始的。

雍城遗址位于今凤翔县城南。《史记·秦本纪》 曰:“德公元年,初居雍城大郑宫……卜居雍,后子孙饮马于河。”秦献公“二年,城栎(yuè)阳”。从德公元年(前677)到献公二年(前383)的 290余年间,雍城一直是秦国政治、军事、经济、文化的中心。经过19位国君的苦心经营,为后来 秦始皇统一全国奠定了雄厚的基础。作为国都,雍城筑起了规 模巨大的城垣,修建了壮丽宏伟的宫殿,成为当时全国发达的大都市之一。秦献公东迁后,雍城虽然失去了政治中心地位,但作为故都,列祖列宗的陵寝及秦人宗庙 仍在此地,许多重要祀典还在雍举行。

早在20世纪30年代,我国考古工作者就对雍城进行过调查,50年代又进行了试掘工作。1973 —1986年,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对雍城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、钻探和发掘,初步摸清了雍城的位置、形制规模,以及城内的三大宫殿区和城郊宫殿等建筑遗 址,还有城南发现的规模宏大的秦公陵园和小型墓葬区。

雍城城垣,位于今凤翔县城南,雍水河之北,纸坊河以西的黄土台塬之上。平面呈不规则的方形,东西长3300米、南北宽3200米,面积约10.56平方千米。

雍城城外除东、南以纸坊河、雍水等自然河流为天然屏障外,还在西垣外挖掘人工城壕作为防御设施的一部分。

雍城城内在 春秋战国时先后建有姚家岗附近宫殿区,马家庄附近宫殿区和铁沟、高王寺三大宫殿区。姚家岗在城内中部偏西,发掘出可以藏冰190多立方米的凌 阴(冰窖)遗址和一处宫殿遗址。宫殿遗址仅发现西南部分,从发现的夯土基、铜质物体、凌阴、窖藏等的形制来看,姚家岗可能是春秋时秦康公、共公、景公居住 的雍高寝。

马家庄遗址位于雍城中部偏南,是保存较好的春秋中晚期大型宫殿宗庙区,可能是秦桓公居住的“雍太寝”之所在。铁沟、高王寺 宫殿区位于雍城北部,发掘了凤尾村遗址和高王寺铜器窖藏。窖藏内出有鼎、镶嵌射宴壶、盘等十余件中原和吴、楚等国铜器。其中一鼎内铸“吴王孙无土之鼎”。 这批中原、吴楚之器在雍城出土,反映了秦和吴楚之间交往的关系。此宫殿区可能是秦躁公时的“受寝”。

在雍城郊外还发现有秦人宫殿和其他遗址。蕲(qí)年宫是秦代著名的宫殿,秦王政曾经在此行加冕礼。出土有“蕲年宫当”和汉代文字瓦当。推测其建造年代为战国中晚期,直到西汉仍沿用。

秦公陵园在雍城西南的三畴塬。1977年以来,发现了44座各种类型的大墓(包括圆形陪葬坑)。陵区东西长约7千米,南北宽近3千米,总面积约21平方 千米。陵区的西南、北侧均发现有宽2—7米,深2—6米的隍壕作为其防护屏障,44座大墓根据其形制可分为中字形、甲字形、凸字形、刀把形、目字形和圆形 六个类型。墓共分属13个陵园,陵园均坐西朝东。布局以右为上,中字形的大墓作为主墓居右。陵园周围及部分中字形墓的周围设有中隍和内隍。

雍城地处关中西部的渭北高原,东凭横水河,西依灵山,南临河、渭水,北靠君坡山,河川纵横,土地肥沃,而且地势险要,易守难攻。据说,德公最初选定雍 为都城的时候,曾经用用牛、羊、猪各300头在祭祀天地,占卜居住在雍地是否适宜,占卜的结果是,后代子孙将到黄河边上去饮马,也就是向东发展,能够 问鼎中原的意思。果然,位于现在山西临晋的梁国国君梁伯、陕西大荔的芮国的国君都赶来朝见。以后秦发展的史实也好像印证了卜辞的灵验,秦德公入主雍城之 时,秦人口约在70多万,军队在万人以上,水草丰茂的河流域和肥沃的渭河平原,为秦国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,因而,在秦人建都雍城后的几十年间, 秦国就把领土扩展到今天的甘肃边境和陕北地区,后来又向东发展,渡过黄河进击晋国,跻身于战国七雄之列。

除了定都于雍,秦德公还做了 一件前人没有做过的事,那就是在他在即位的第二年,开始以“伏”记暑,并且“以狗御蛊(ǔ)”。德公之前,没有三伏之节,六月三伏之节自秦德公时用以记 节气,所以称之为“初伏”。所谓“伏”的本意,是隐伏起来躲避盛暑。什么是“伏”呢?按照古人的说法,就是“金气伏藏之日”。按照阴阳五行学说,一年四季 的循回交替,都以按金木水火土五行的运行四时相克相生:立春,木代水,水生木;立夏,火代木,木生火;立冬,水代金,金生水;立秋,以金代火,庚日属金, 所以到达庚日一定要“伏”,也就是“躲避”一下,以免被“火气”伤了“金”。为了消解“火”对“金”可能造成的伤害,秦德公还想出一个禳解的办法,那就是 “磔(zhé)狗御蛊”,具体做法是“祠社,磔狗邑四门也”。秦人眼中的“蛊”,就是热毒恶气为害伤人。为了防止和消解热毒恶气,秦人想出用狗血洒之于都 城的四门。“磔”,是祈禳的意思,古人认为狗是阳气甚刚的家畜。用狗血洒于城之四门,有向“蛊”表明其“伤人”的目的已经得逞,不要再来伤害人了的意思。 这种迷信色彩很浓、在我们看来甚至是幼稚可笑的做法,在春秋时代的秦人看来,却神圣无比,以至于要“祠社”,就是专门在祖宗的祠社里举行隆重的仪式。现在 所遵行的入“伏”自农历六月二十五日起,每“伏”十天,共三“伏”,七月二十五日出“伏”,当然,现在只是将其作为一个节时来看待,至于洒狗血等风俗已经 湮而不闻了。以上内容由(历史新知网)整理发布,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
吞食三国无双最新版

放开那三国2

苍之纪元下载